Home > Highlighting JAPAN >Highlighting Japan 2015年6月号 >第二故乡

Highlighting JAPAN

previousNext

第二故乡

人生的阶梯

作为能乐研究者以及能乐表演者的迭戈佩莱切亚(Diego Pellecchia),为了探寻日本传统艺能的真谛,从意大利远道而来。


在位于Impact Hub Kyoto里的古旧舞台上,有 6位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正襟危坐,背景则是作为能乐堂所必备的主题-日本青松彩绘。能乐研究者迭戈佩莱切亚身着光彩夺目的银黑和服,削发如僧,静坐于台上半弧形的正中央。佩莱切亚先生的这身穿着,十分符合能乐与佛教在举行仪式时的氛围。只听他深情咏唱,为在场的能乐爱好者们奉献出精彩的能乐表演。而观众们也开始模仿起佩莱切亚的发声和腔调,随着练习的深入,声音逐渐融合在一起了。

一开始,由学生们先进行能乐动作的练习。而后佩莱切亚先生在舞台上一边迂回走动,一边对学生们的动作逐一进行指导纠正,比如手腕应该抬到这里,扇子应该放到那里等等。在练习阶段时,学生们还并未穿上能乐所独有的凝重和服以及面色庄重的面具。因为要是穿上戏服的话,则需要自身具备难以置信的能乐技艺方能驾驭。将面具和假发戴在身上,直到身体完全适应,需要超出常人的精神注意力和耐力,因为一旦穿戴完毕,表演者则像位于泡沫中一样,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集中到自身上来,然后通过有限的视野和听觉控制自身的动作,这些都是相当难的。

“从外部空间脱离后,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平衡感来表演了”,佩莱切亚如此解释到。

说起佩莱切亚最初对日本能乐产生兴趣的源起,还要追述到他住在北意大利布雷西亚的时候呢。那时,他正在写一篇有关莎士比亚的论文,与此同时,他看到了黑泽明导演的《蜘蛛巢城》,因电影里展现了麦克白与毫无修饰的日本能乐间的独特交汇。当时,佩莱切亚虽然对日本文化知之甚少,然后这部电影,则成了他想要去了解日本的重要契机。经过进一步调查,佩莱切亚得知作为能乐金刚流师范之一的莫妮卡阿诺德(Monique Arnaud)在距离自己的住地只有一小时车程的米兰拥有一座私人工作室,他便来到工作室与阿诺德女士相见,开始了能乐的修行。很快,佩莱切亚便被这种日本秘传的戏剧样式所吸引,并对通过身体掌握如何让意识集中的技法所着迷。

“这种技法颇有些冥想的意味,虽然无需过多元素便可进行冥想,但这些元素却十分厚重,且毫不花哨,简洁内敛。”,佩莱切亚如是说。

两年间,虽然佩莱切亚在阿诺德那里认真学习能乐,但因为自己并没有亲眼见过日本人亲自表演的原汁原味的能乐,于是便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体验地道的能乐精髓。佩莱切亚在京都与金刚能师范,同时也是国际能乐研究会的创建人宇高通先生见了面。初次拜会时,正值宇高先生的60岁大寿的庆祝公演,佩莱切亚本人也在赞颂宇高先生功绩的这次公演中登台献艺。通过当日的演出交流,坚定了佩莱切亚想要拿到能乐研究博士学位的决心。佩莱切亚将研究计划分别安排在了英国和日本进行,并于2011年在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威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。

在2012年,佩莱切亚为了能继续在宇高先生底下继续深造,于是把家搬到了京都。通过每月两三次与老师的排练,外加上在海外大力推广知名度相对不高的能乐文化,这些活动都足以体现佩莱切亚对能乐的热忱之情。教授能乐课程,发行学术论文,以INI副理事的身份进行各种社会活动。并且,佩莱切亚还为了保持自己对于能乐的初心,将初次遇见能乐时的浓厚兴趣化作传播能乐的长期使命,书写与能乐有关的博客,在Impact Hub Kyoto召开能乐工作坊,内容丰富,形式多彩。佩莱切亚在对能乐这种艺术样式的创新与继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“为了让更多人来了解学习能乐,你就必须尽最大努力,打开门窗,与外界多做交流”,佩莱切亚说到。“按照我自己的理解,能乐里有很多面窗,但有一些其实还并没有打开。为了面向新的庭院开一扇窗同样重要,但这庭院并非日本的庭院,而是意大利的庭院或者英国的庭院。不过,通过打开这扇窗,外面的人不仅能看到屋里的人,而屋里的人也能看到外面的情形如何”。

有清新的绿竹围绕的庭院里,频频传来独特的竹香与绿茶古木混合后的香气。能乐团体逐渐舞了起来,佩莱切亚也在一边通过纤细优美的动作为大家做着示范。学生们集中精神,慢慢随着脚步走出圆弧状,气象不凡。这次的工作坊虽说是仅仅第二次,但参加的学生们也已经有些领悟到了能乐的真髓,个个动作优美,精神集中,那认真练习的情景令人动容。



previous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