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INDEX

  • 缫丝车间的外观和内部
  • 建筑物的红砖
  • 运用“屋中屋”的施工方法建造的西置茧车间多功能厅

December 2020

日本的现代化模范工厂 “富冈制丝厂”

东置茧车间

世界遗产富冈制丝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遗产,代表了日本工业史上的转折点。

缫丝车间的外观

在经历了250多年的锁国之后,日本在19世纪中叶重新开放国际贸易时,国外对蚕种和生丝*的需求旺盛,占到日本出口总额的80%以上。明治政府于1868年成立后,将目光投向了这项贸易,并开始致力于生丝的大量生产,旨在扩大出口。明治政府从当时丝绸业领先世界的法国邀请了专家前来日本,引进了机械制丝的技术。1872年,作为政府经营的模范工厂,富冈制丝厂在现在的群马县富冈市建成,占地面积约为53,000平方米。

缫丝车间的内部

富冈制丝厂在长度超过100米的场地内,配置了两栋存放蚕茧的置茧车间、用于烘干蚕茧的干燥车间、缫丝车间、蒸汽锅炉车间、铁制储水塔(铁水溜)、下水槽以及室外排水沟。在其周边,安排了外国专家和日本雇员的住房、宿舍及诊所等配套设施。

江户时代末期,在法国海军的援助下,置茧车间和缫丝车间以“木材骨架砖瓦结构”建成,这一点与现存于神奈川县的建筑——横须贺制铁所的建筑相同。砖块由日本瓦工在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烧制而成。用日本瓦铺设的屋顶和红砖墙交相辉映,和谐而美丽。在约140米长的缫丝车间采用了将建材搭成三角形的“桁架结构”,确保了安放各种机械的空间,让数百名工人能有足够的作业场地。墙面安装了从法国进口的带巨大铁框的玻璃窗,可确保充足的光线和通风。此外,为法国人专家和教师建造的宿舍也是木材骨架砖瓦结构,并一直保留至今天。

1893年,富冈制丝厂被出售给了民营企业。经营几经变迁,最后拥有富冈制丝厂的是现在的片仓工业株式会社,由于进口生丝和合成纤维的兴起,日本国内的制丝业逐渐衰落,富冈制丝厂最终于1987年停止了生产。之后,该公司继续维护和管理这一历史建筑,并于2005年将旗下的建筑捐赠给富冈市,富冈市于同年开始向公众开放。

建筑物的红砖

2014年,“富冈制丝厂和丝绸产业遗产群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。同年,两栋置茧车间和一个缫丝车间也被指定为国宝。

富冈市制定了富冈制丝厂的维护管理计划和为期30年的修缮利用计划。

西置茧车间

2015年,西置茧车间的保存修缮工程作为首个大型项目而启动。 2020年竣工后,从10月份开始启用并向外界开放。木材骨架砖瓦结构的骨架和砖墙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样子,同时,约60%的屋顶瓦片被再次使用,并进行了保存建筑所必要的修缮工程,以加固和维护建筑。涂在内壁和一楼天花板上的灰泥历经岁月的洗礼,可以看到有老化、污垢及破损之处,但也被刻意保留了下来,以此作为传播历史和价值的证明。

运用“屋中屋”的施工方法建造的西置茧车间多功能厅

在一楼内部,为了达到抗震加固的目的,施工方使用钢骨架对资料展览室和多功能厅进行了修缮,对于国宝而言,这是罕见的举措。这栋“屋中屋”的天花板和墙壁均为玻璃材质,人们可在屋内十分清晰地观赏国宝建筑的墙壁和天花板。

20世纪初,日本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丝出口国。由于日本制造丝线技术的创新,受到世界人民喜爱的丝绸织物从贵重且昂贵的存在,成为人们熟悉的日常衣物。工人们当年匆忙中随手写下的文字,至今保留在西置茧车间的墙壁上,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引领了日本现代化的制丝业氛围。而这些痕迹也成为世界遗产富冈制丝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* 生丝是一种天然纤维,其原料是蚕这种昆虫制作的蚕茧。从蚕茧中拉出蚕丝,将几根丝拧成一股,制作成适合加工的生丝,这种工艺被称为“制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