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May 2022

松尾芭蕉:无与伦比的俳人(俳句诗人)

  • 芭蕉铜像。设置在隅田川河岸曾是芭蕉生活故居 “芭蕉庵”所在地的“芭蕉庵史迹展望庭园”(东京都江东区)。
  • 芭蕉的肖像画。画家、俳人松村月溪(1752-1811年)作。(江东区芭蕉纪念馆收藏)
  • 芭蕉在旅行时身着的衣服、斗笠、草鞋等,江东区芭蕉纪念馆的展示品
  • 1836年出版的介绍江户(现在的东京)名胜的书中描绘的芭蕉庵
芭蕉铜像。设置在隅田川河岸曾是芭蕉生活故居 “芭蕉庵”所在地的“芭蕉庵史迹展望庭园”(东京都江东区)。

日本的短诗“俳句”在世界上受到广泛的青睐。新系列将介绍在俳句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俳人(俳句诗人),第一回介绍被誉为最伟大的俳人松尾芭蕉(1644-1694)。

芭蕉的肖像画。画家、俳人松村月溪(1752-1811年)作。(江东区芭蕉纪念馆收藏)

俳句是日本独特的定型诗,通过固定格式的文字数量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的性情。俳句有用五、七、五、共十七个音组成。在这十七个音中,基本的规则是只放入一个表示被称为“季语”的季节性词语。季语分为春、夏、秋、冬、新年的季语,在吟诵俳句时,往往参照季语词典《岁时记》。

在俳句的历史中,最著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(以下简称“芭蕉”)。他在大约50年的生涯中创作约1000首俳句。被誉为后无来者的“俳圣”。

东京江东区芭蕉纪念馆的野吕达矢先生说:“虽然只有十七音的短诗,但将俳句推向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作的人物无他就是芭蕉。”

芭蕉于1644年出生于现在的三重县伊贺市。19岁的时候邂逅了俳谐 ,29岁的时候梦想着以俳谐为立身之本,迁居到江户的日本桥(现在的东京都中央区)居住。35岁成为俳谐的老师,1680年在隅田川沿岸的深川(现在的江东区)的“芭蕉庵”生活。芭蕉在去世前的14年间,以深川为据点活动,留下了很多作品。

在芭蕉的作品中,最广为人知,确立了被称为“蕉风”的芭蕉独自的风格的作品,就是1686年春天,弟子在他家里聚会时,他以“青蛙”为题材吟诵的一句。

Furuike ya
kawazu tobikomu
mizu no oto

An ancient pond
A frog jumps in
The splash of water

—江东区芭蕉纪念馆翻译

1836年出版的介绍江户(现在的东京)名胜的书中描绘的芭蕉庵

野吕先生说:“青蛙是春天的季语,其叫声一直被视为青蛙本身的象征。但是,芭蕉的这首俳句没有描写青蛙的叫声,而是以飞跃的动作和水的声音为主题,强调了能听到小青蛙动作的池塘的‘寂静’。”他又补充道:“俳句尽量省略多余的说明。因此,可以让读者想象该俳句的情景和人的情绪。”

俳句中,有让读者发挥想象力的“空白”是很重要的。正因为有了“空白”,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“余韵”。吟诵这样的俳句,是芭蕉创新的理由之一。

芭蕉周游列国,在各地创作了许多俳句。1689年,由弟子相伴在东北地区、北陆地区等地旅行的纪行文《奥之细道》中刊登了50句。其中有以下句子。

Araumi ya
Sado ni yokotau
Amanogawa

Turbulent the sea
Across to Sado stretches
The Milky Way.

—Donald Keene翻译

这首俳句使用了秋天的季语“银河”,吟诵了在夜晚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中佐渡岛 和银河在遥远的上空弥漫的情景。用这短短的一句话,即使是没有看到实际景色的读者,也能唤起对自然和宇宙这一宏大的相像。这句话也被评价为芭蕉的名作之一。

现在,俳句不仅在日本,在世界各国也成为了受欢迎的文化之一,全世界都有爱好者。例如,披头士乐队的成员约翰·列侬在1971年来日本时的采访中说:“俳句是我至今为止读过的最美的诗。我也想把自己的词做成俳句一样简单,和俳句一样美丽。”另外,以前欧洲理事会主席、发表过自己俳句集的赫尔曼·范龙佩为首,欧洲有很多热心的爱好者。

江东区芭蕉纪念馆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“芭蕉庵国际英语俳句大会”,没有国籍和年龄的限制,可以从网站上投稿。虽然有以2~3行吟诵的规则,但不一定需要季语。去年是第4届,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稿超过1500首。

芭蕉在旅行时身着的衣服、斗笠、草鞋等,江东区芭蕉纪念馆的展示品

芭蕉确立了俳句的艺术性,任何人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,可以说俳句是世界上罕见的文学形式。

* 俳谐也被称为“俳谐连歌”,以古典诗歌的和歌为根源。和歌原则上以31音吟诵,是“五、七、五、七、七”结构。传统的和歌多为作者一人所作,俳谐则是多人吟诵。起初,一个人只吟诵被称为“发句”的前半部分的五七五句,之后,另一个人吟诵后半部分的七七句。
** 参照Highlighting Japan 2021年11月号“The Island of Gold Seeking to Become a World Heritage Site” https://www.gov-online.go.jp/eng/publicity/book/hlj/html/202111/202111_06_en.html